言语理解与表达
秒杀技巧
主旨意图

不少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会关注其添加剂种类及含量,尽管他们对很多添加剂并不了解,但是配料表成分简单、化学名称成分少,成为他们购买食品的主要考量。事实上,规范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本身是安全的,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在现代食品工业环境里很难找到。食品添加剂被认为是食品工业的标志产物,正因为食品工业的成熟,才让更丰富的食品进入消费者的视野。目前看来,食品安全和添加剂知识科普道阻且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的关系 B. 消费者应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 C.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成熟的标志 D. 需要不断加强食品添加剂知识科普

下面这套“主旨意图题速解术”,专治“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强调/表明什么”:

一、五步快拆(15–30 秒)

  1. 看话题与对象 圈出谁在谈论谁:如“消费者—食品添加剂—科普”。避免选项越界(从“食品添加剂”跳到“国家/人类文明”)。

  2. 判语段功能(决定主旨落点)

  • 转折后为主(但/然而/不过)。
  • 总结/判断为主(因此/可见/由此看来/总之/这表明/任重道远/有待/需要)。 优先级:转折 > 总结 > 因果 > 并列
  1. 抓锚点词 与空前空后反复出现或指向核心动作/评价的词,如“安全”“普遍存在”“科普道阻且长”。

  2. 比范围与强度 选项的对象范围语气强度要与原文一致:防“扩大/缩小范围”,避“绝对化”词(完全/唯一/一律/必然)。

  3. 剔除论据/话题/态度项

  • 论据项:只是证明材料或现象描述;
  • 话题项:仅陈述讨论领域(如“谈食品安全与添加剂的关系”);
  • 态度项:倡导读者“应当如何”但不对应作者的收束结论。 主旨要能统摄全文并与“收尾句/转折后句”同频。

二、选项“四分法”一眼辨

  • 话题型:告诉你在聊什么(多为错误主语)。
  • 论据型:举例、现象、数据(支撑而非中心)。
  • 态度型:读者该怎么做(容易跑题)。
  • 结论型:作者最终要表达的判断/倡议/对策(通常为正确)。

三、万能信号词清单(见词就警觉)

  • 转折:但/然而/不过/可惜的是/遗憾的是……
  • 总结判断:因此/于是/可见/由此看来/总之/这意味着/这表明/亟须/有待/任重道远/需要……
  • 强调递进:不仅…而且/更/尤其/关键在于……

四、常见陷阱

  • 拔高与越界:把“行业/技术层面”拔到“国家/人类文明”。
  • 新信息突入:原文说“数字技术”,选项只写“人工智能”等。
  • 结果冒充过程:题干在界定“过程”,选项写“标志/优势/成效”。
  • 绝对化/空话套话:口号感强,缺少文内锚点。

五、秒杀口诀

“先找转折与收束,锚定核心评述; 匹配范围与强度,剔除话题与论据。”

六、用到你这题(示范法)

  • 末句:“目前看来……科普道阻且长”=收束判断
  • 前文现象+纠偏(添加剂规范使用安全、普遍)→ 归结为“科普仍需加强”。
  • 依规则选结论型,对应选项 D(需要不断加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