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
类比推理
逻辑关系-交叉关系

逻辑关系 - 交叉关系

一、核心概念

1. 什么是交叉关系?

在公务员考试的判断推理模块中,“交叉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关系。所谓交叉关系,指的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存在部分重合,但又不完全重合的情况。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生活化例子来理解。想象一下你们班上的同学:

  • 概念A: “喜欢吃辣的同学”
  • 概念B: “戴眼镜的同学”

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就是典型的交叉关系:

  1. 有的喜欢吃辣的同学戴眼镜。
  2. 有的喜欢吃辣的同学不戴眼镜。
  3. 有的戴眼镜的同学喜欢吃辣。
  4. 有的戴眼镜的同学不喜欢吃辣。

画成图表,就是两个有重叠部分的圆圈(韦恩图):

所以,判断交叉关系的万能公式就是:“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同时,反过来也成立,“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

2. 易混淆概念辨析:交叉关系 vs. 并列关系

很多同学容易把交叉关系和并列关系搞混。

  • 交叉关系:两个概念有交集,比如“老师”和“男性”。(有的老师是男性,有的不是)
  • 并列关系:两个概念完全独立,没有交集,它们共同属于一个更大的概念(同一个“属”)。比如“苹果”和“香蕉”,它们都是“水果”,但苹果不是香蕉,香蕉也不是苹果。

易错点:判断的关键在于两个概念的定义是否存在重合的可能性。例如,“医生”和“护士”是并列关系,因为一个人的职业要么是医生,要么是护士,不可能同时是两者。而“医生”和“党员”就是交叉关系。

二、真题讲解

主题一:基础二元交叉关系

这类题目最直接,就是考察两个词语之间是否存在交叉关系。

例1:(2021 山东) 水生动物:卵生动物

  • A.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
  • B. 甲壳纲动物:节肢动物
  • C. 飞行动物:哺乳动物
  • D. 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例2:(2017 四川) 花瓶:瓷器

  • A. 电视机:电器
  • B. 中药:植物
  • C. 画作:诗篇
  • D. 桌子:八仙桌

主题二:交叉关系与特定属性/人物

这类题目通常是三个词,前两个词是交叉关系,第三个词是同时具备前两个词属性的特定实例。

例3:(2024 四川) 政治家:军事家:曹操

  • A. 固体:食品:苹果
  • B. 直辖市:港口城市:北京
  • C. 企业家:科学家:爱因斯坦
  • D. 发展中国家:亚洲国家:菲律宾

主题三:多元交叉关系

这类题目会给出三个或以上的词语,它们之间两两都可能构成交叉关系,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判断。

例4:(202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A类)(网友回忆版)) 本土药材:野生药材:名贵药材

  • A. 沿海高铁:跨省高铁:城际高铁
  • B. 牛奶产业:传统产业:养殖产业
  • C. 超限车辆:超载车辆:超重车辆
  • D. 社区治理:社会治理:水土治理

例5:(2024江苏) 实践成果:阶段成果:理论成果

  • A. 经济创新:文化创新:政治创新
  • B. 阅读辅导:读写辅导:写作辅导
  • C. 环岛旅行:红色旅行:太空旅行
  • D. 物质文明:现代文明:精神文明

三、技巧总结

  1. 牢记判定公式:判断交叉关系的核心方法就是“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在考场上快速套用这个句式,可以迅速甄别。

  2. 区分交叉与并列: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两个概念的定义有没有重叠的可能?” 如果有,就是交叉;如果完全互斥,就是并列。

  3. 注意二级辨析:当多个选项都是交叉关系时,要进行“二级辨析”。可能需要考虑词性(名词、动词)、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材料组成关系等更深层次的联系。

  4. 三元关系要看全:对于三个词的题目,不仅要分析前两个词的关系,更要精确判断第三个词与前两个词分别构成的关系,确保逻辑链条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是“特指”还是“种属”,必须分清。

上岸学堂小程序二维码

🎯 扫码练一练

AI刷题,天下无敌;上岸在手,编制我有!

上岸小助手二维码

🤖 上岸小助手

• 24小时在线答疑
• 个性化学习指导
• 最新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