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理解题
一、核心概念
词句理解题是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的一种重要题型。它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段中特定词语或句子的准确理解能力。这类题目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我们具备精准的文本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我们可以把做词句理解题想象成当一名“文本侦探”。作者在文章中留下了一些关键的“线索”(也就是需要我们理解的词句),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上下文这个“案发现场”,找到这个词句最准确、最贴切的含义。
通常,词句理解题可以分为两大类:
-
指代类:题目要求我们明确文中的代词(如“这”、“那”、“其”、“此”等)具体指代什么内容。破解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返回原文,向前查找”,代词指代的内容通常就在它的前面不远处。就像我们在对话中说“这件事你得抓紧”,这里的“这件事”一定是指前面刚刚提到过的事情。
-
理解类:题目要求我们理解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深层含义,尤其是比喻义、引申义或在特定语境下的临时含义。这需要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而要结合整个文段的中心思想、作者的感情色彩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综合判断。例如,当一位老师对一个屡次犯错的学生说“你可真是个‘天才’”,这里的“天才”显然不是指智商超群,而是一种反语,表达的是批评和无奈。
二、真题讲解
考点一:指代类题目
指代类题目的核心解题思路是 “就近原则” ,即答案通常在代词出现位置的 前一句话或附近。
例1 按照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鸟男们”如此特殊的歌舞只有一个解释——取悦雌性。因为澳大利亚的这片丛林,是个“男多女少”的卖方市场,琴鸟姑娘每年仅产卵一枚,受荷尔蒙困扰的小伙子们竞争格外激烈。这一学说得到了科学的印证。科学家研究了从38000只日本鹌鹑身上提取的大脑样本,然后将其分别放在光线下接受时间长短不一的照射。他们发现,当春天来临时,鸟儿就开始唱歌是因为春天日照时间比冬天长,在鸟类特殊的大脑细胞与阳光的共同作用下,其体内便开始分泌荷尔蒙。它们用唱歌来吸引异性。然而,这只是众多解释之一。另一种令人信服的理论指出,鸟儿歌唱是为保卫自己的领地。
上述文段中“这只是众多解释之一中”的“这”指的是:
A. 用唱歌来吸引异性
B. “鸟男们”受到荷尔蒙困扰
C. 春天日照影响鸟类行动
D. 物竞天择理论
例2 跟石头和金属相比,木质砧板从表面上看也是硬邦邦一块,可“内心”很柔软,内部的植物纤维虽紧密排列,但仍有很多细微的空隙。【这使它在受到剧烈冲击时】,内部结构发生弹性微调,既能避免与刀刃硬碰硬伤及刃口,又能吸收一部分冲击力,不会让刀刃在接触板面的一刹那,由于反弹力过大而“剑走偏锋”发生侧滑,这在连续切割,比如剁馅、切丝时尤为明显。
带【】句子中的“这”指的是木质砧板的:
A. 外观形态
B. 材料来源
C. 制作工艺
D. 结构特点
考点二:理解类题目
理解类题目要求我们透过字面意思,把握词句的深层含义。解题关键在于 “结合语境,探求本意”。
例1 注入科学基因的文化项目,科学价值是基础,也是它的灵魂,如果这方面放松了或者做得不扎实,遗址公园就会失去生命力。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文中的“皮”和“毛”分别是指:
A. 科学研究 文化基因
B. 考古发掘 技术支持
C. 科学价值 文化项目
D. 科普教育 遗址公园
例2 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词典的编纂者不对,他们对词汇的用法做出改动不会是随意的,想必经过了认真的研究推敲。不过,词典编纂者不能忽视一个基本事实以及由此衍生的基本要求:语言文字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使用的,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性,因此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不能在象牙塔里进行,而一定要走群众路线。
这段话中的“基本要求”指的是:
A. 词典编纂者不能对词汇的用法随意改动
B. 词典编纂者应该熟悉词典编纂的具体过程
C. 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D. 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应由广大人民群众来决定
例3 鲁迅满怀悲愤的写道:“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是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对上文中“延口残喘”一词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 反映鲁迅英勇抗战 一往无前的无私无畏精神
B. 反映鲁迅对只能写文章纪念捐躯青年的无奈
C. 反映鲁迅先生处于极为险恶、压抑的环境之中
D. 反映鲁迅先生悲愤的心情和奋力抗战的精神
例4 (2022湖北) 铝是一种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即使只放置在空气中,也会与氧发生反应,在表面形成氧化铝层。这种与氧发生反应、被其他物质夺走电子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与此相反,从其他物质夺取电子的化学反应则称为“还原”。普通金属与氧发生反应后会生锈(氧化物等的化合物)而被腐蚀,但是,如果像铝那样整个表面很快就覆盖上一层膜的话,膜下面的铝就不能再与氧发生反应。也就是说,多亏了铝具有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易氧化)这一性质,所以才能防止下层的铝继续氧化(生锈)。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 铝容易氧化,但膜不容易生锈
B. 铝虽容易氧化,但也容易还原
C. 铝既容易生锈,也不容易生锈
D. 铝不仅容易氧化,还容易生锈
例5 (2022青海) 调性是判断古典音乐类型的基础。贝多芬在前人调性的规则下创建了一个风格系统,形成了新的范例。这些范例成为后世学习并归纳传承的经典。音乐由此可以承载哲学的思考,延伸至更辽远的天地。他探索音乐的过程是对音乐元素本质的发现。以他为原点,至勃拉姆斯、19世纪的瓦格纳、20世纪的勋伯格,最终迎来调性的彻底瓦解——序列十二音的诞生,音乐中时间的结构由此被打破。这是音乐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而贝多芬就是一位建立起创新路径的标志性作曲家。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 贝多芬创建的音乐风格系统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B. 贝多芬形成的音乐新范例使音乐承载了哲学思考
C. 贝多芬开创的序列十二音打破了音乐的时间结构
D. 序列十二音的形成使传统音乐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三、技巧总结
- 回归原文,字不离句,句不离段:词句的理解永远不能脱离它所在的语境。这是解答所有词句理解题的黄金法则。
- 指代词看前文:遇到“这、那、此、其”等代词,优先看它紧邻的前一句话,十有八九答案就在其中。找到后,代入原文验证一下是否通顺。
- 理解词句看上下文:要理解一个词或一句话,不仅要看前文,还要看后文。上下文共同构成了理解的完整线索。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转折、并列等。
- 关注标点符号的提示:
- 冒号、破折号:后面通常是对前面的解释和说明。
- 引号:可能表示引用、强调、特定称谓,或者反语、讽刺。
- 问号:如果是设问,答案就在后面;如果是反问,答案就是其反面意思。
- 辨析比喻义与引申义:当词句使用了比喻手法时,要准确找到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和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在文中的具体对应,理解作者想要通过比喻表达的真正含义。
- 体会作者情感色彩:通过文中的形容词、副词、感叹词等,把握作者的态度(是赞扬还是批评?是乐观还是悲观?),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词句的深层含义。

🎯 扫码练一练
AI刷题,天下无敌;上岸在手,编制我有!

🤖 上岸小助手
• 24小时在线答疑
• 个性化学习指导
• 最新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