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
逻辑填空
语境分析-转折关系

语境分析:转折关系

一、核心概念

1. 什么是转折关系?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但是”、“然而”这样的词来改变话锋。比如,你和朋友计划周末去野餐:

“这个周末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们原本打算去公园野餐,享受大好时光。但是,我突然接到通知,周末需要加班。结果,野餐计划只能取消了。”

在这个例子中,“但是”这个词就像一个十字路口,它将我们的思路由“愉快的野餐”引向了“无奈的加班”。这种前后语义形成相反或相对的逻辑关系,就是转折关系

在公务员考试的逻辑填空中,转折关系是最高频的考点之一。命题人通过转折词来设置提示信息,理解了转折,就等于拿到了解题的“钥匙”。

2. 转折关系的作用

转折关系的核心作用在于“对比和强调”。转折词之后的内容,往往是作者最想表达的重点,也是我们解题的关键。

  • 语义相反:转折前后内容的意思是完全对立的。例:“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强硬,其实内心非常脆弱。”(强硬 vs. 脆弱)
  • 语义相对:转折前后内容并非完全对立,但在方向、程度上有所偏折。例:“这个方案整体不错,只是在细节上还需要完善。”(整体 vs. 细节)

3. 如何识别转折关系?

识别转折关系主要靠寻找标志性的关联词。我们可以根据转折的“力度”将其分为三类:

类型关联词强度示例
重转折虽然…但是…、尽管…可是…、固然…然而…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看到成果时,一切都值得。
轻转折却、不过、但、然而、可是他已经很努力了,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弱转折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大家以为他会放弃,实际上他一直在默默准备翻盘。

特别提示:除了明确的关联词,还有一些隐藏的转折形式,如古今对比(“过去人们认为…,如今…”)和利用标点符号(如破折号、冒号)来提示转折。

二、真题讲解

主题1:转折关系中的语义相反

例1:(2019山东)在网络书店的强有力竞争下,不少实体书店________,而书店的租金、人工等费用却在猛增。这时候通过装修店面,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受,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实际上,与网络书店相比,实体书店能给人带来独特的体验,那就是逛书店。

A. 入不敷出
B. 进退维谷
C. 门可罗雀
D. 万人空巷


主题2:转折关系中的语义呼应

例2:(2020国考)商标是产品跨入市场的敲门砖,市场主体为了在竞争中________,往往倾向于选择能够彰显个性、标新立异的标识。然而,如果一味追求个性、效果可能________,一旦触碰公共秩序和良善风俗,就会遭遇商标注册申请被驳回的尴尬境遇。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独树一帜 适得其反
B. 一鸣惊人 事与愿违
C. 拔得头筹 过犹不及
D. 一马当先 大打折扣


主题3:转折关系中的隐含否定

例3: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塑造我们强健的身体,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当然,它对大脑也是有益的。但事实上,运动应该________否则会使人反应迟钝。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会使脑组织兴奋性降低,会使能源物质ATP耗竭,对大脑机能造成损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人而异
B. 张弛有道
C. 适可而止
D. 循序渐进

三、技巧总结

  1. 红花绿叶定位法: 在转折关系中,转折之后的内容是“红花”(重点),转折前的内容是“绿叶”(铺垫)。解题时,应第一时间找到转折词,并重点分析转折后的语境,它会给你最直接的解题线索。

  2. 正反感情判断法: 快速判断转折前后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或语义方向(积极/消极)。如果转折前是褒义的,那么横线处很可能需要一个贬义词,反之亦然。这个方法可以帮你迅速排除掉一半的干扰选项。

  3. 秒杀技巧:寻找对立面 当你找到转折词后,迅速在选项中寻找与转折前信息构成“对立面”的词语。例如,前文提到“团结”,转折后可能就是“分裂”;前文提到“优点”,转折后可能就是“缺点”。

易错点提醒

  • 忽视弱转折:对于“其实、事实上、只是”这类不易察觉的弱转折词要保持高度敏感,它们同样是解题的关键。
  • 误判逻辑关系:不要一看到“但”就认为是转折。有时它可能引导的是补充说明或修正,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判断句间逻辑。
  • 语义程度把握不准:在两个选项语义都符合的情况下,要仔细辨析其“语义轻重”。是“稍有欠缺”还是“严重不足”,是“略有成效”还是“巨大成功”,都需要精准匹配原文的语境。

主题4:隐含转折关系(貌似/实际上)

例4:(2024青海)数字社会中,用户已经离不开各种必须的应用软件,一些应用软件虽然是在用户知情的前提下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但很多时候用户都是被逼无奈地同意。比如,下载App后,要么同意其收集自己的个人信息,要么放弃注册使用。这种貌似________的“二选一”,实际上是通过霸王条款限制了用户的选择自由。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均等
B. 自由
C. 恰当
D. 公平


主题5:关联词综合运用

例5:(2018广州)“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________菊花被视为傲寒的标识,农历九月________被称为菊月,________还有一种花,往往被文人们忽视,那便是棉花。“寒露时节尾花收。露寒不收棉,霜降莫怨天。”在农人的眼中,棉花________是秋季的“尾花”。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尽管,又,因而,也
B. 即使,却,可是,就
C. 因为,并,所以,正
D. 虽然,也,但是,才


主题6:弱转折与语境呼应

例6:(2020浙江)芸芸众生中的一些人,放不下自己的身段,觉得到了某个年龄某个职位,就一定要有怎样的标配,略有不足,就觉得________。这样的人________又乏味。当把自己套进一个标准里面,就难免变得坚硬、无趣,________。其实,聪明的活法,是可以把生活过得有弹性,能屈能伸,能进能退。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无奈 固执 斤斤计较
B. 屈就 刻板 作茧自缚
C. 失落 平庸 形如槁木
D. 不满 可悲 碌碌无为


主题7:古今对比转折

例7:(2019国考)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老”是一个褒义的字眼。一个年轻人处事得当,会被说老练、老成。但是进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沿袭了数千年的观念,短短数十年________。年龄大、资历老逐渐不再是一种优势,有时反而成了学习新事物的一种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土崩瓦解 羁绊
B. 灰飞烟灭 累赘
C. 化为乌有 阻力
D. 分崩离析 弊端

上岸学堂小程序二维码

🎯 扫码练一练

AI刷题,天下无敌;上岸在手,编制我有!

上岸小助手二维码

🤖 上岸小助手

• 24小时在线答疑
• 个性化学习指导
• 最新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