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73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重要性)
①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② 全面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考点74 全面依法治国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本质
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①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这三个方面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的原则
①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们的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
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③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④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⑤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就是要突出法治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考点75 统筹处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关系
①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的关系。政治和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党和法的关系是政治和法治关系的集中反映,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个根本问题。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②正确处理改革和法治的关系。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伴而生。
③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法治和德治都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④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依规治党深入党心,依法治国才能深入民心。
考点76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
拓展与点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内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
考点77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
为什么必须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作为首要任务。
-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要求
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国国体、政体不动摇。
②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加强宪法实施,必须坚持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
考点78 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必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①法律规范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由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协调、体例科学、调整有效的法律规范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②法治实施体系包括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的协调高效运转。
③法治监督体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的运行为重点。
④法治保障体系包括政治、思想、组织、制度、队伍、科技等保障条件。
⑤把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我国法治区别于其他国家法治的鲜明特征。
考点79 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目标与工作布局 【重要】
-
法治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法治既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本保障,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实现法治化。
-
建设法治中国的总体目标 建设法治中国的总体目标,就是实现法律规范科学完备统一,执法司法公正高效权威,权力运行受到有效制约监督,人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保障,法治信仰普遍确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面建成。(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
法治中国建设的工作布局
(1)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①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②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③ 依法行政是法治状态下政府行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合法行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2)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3)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拓展与点拨
涉外法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和外交工作大局。推进涉外法治工作,根本目的是用法治方式更好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促进国际法治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考点80 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必须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①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
③ 严格公正司法。
④ 加快建设法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