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
语句表达
语句排序题-确定捆绑

语句排序题-确定捆绑

语句排序题是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见题型,考察的是考生的语言逻辑和文本组织能力。面对打乱的句子,很多同学会感到无从下手,逐一尝试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出错。

“确定捆绑”是一种极其高效的解题策略。它就像是给混乱的队伍重新分组,一旦我们能把必须站在一起的“队员”(句子)捆绑成一个个小组,整个队伍的排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掌握了捆绑法,就等于拿到了快速破解语句排序题的“钥匙”。

一、核心概念

什么是“捆绑”?

我们可以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捆绑”。

想象一下,一个旅游团在景点门口拍集体照,导游要求来自同一个家庭的成员必须站在一起。那么,我们在安排站位时,就不会把“张三”和“李四”单独考虑,而是会把“张三一家”、“李四一家”看作一个个小整体。我们先确定了这些“家庭小组”,再来排这些小组的顺序,是不是就简单多了?

在语句排序中,“捆绑”就是通过句子间的逻辑纽带,找到那些语义上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句子对或句子组合,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找到了这些“捆绑集团”,我们就可以快速地验证选项,排除错误答案。

捆绑的三种主要类型

1. 指代词捆绑

这是最常见、最容易识别的捆绑方式。

  • 核心逻辑:代词(如“这”、“它”、“其”)必然指代前面刚刚提到的人、事、物或观点。因此,包含指代词的句子,必须紧跟在它所指代的内容后面

  • 常见标志词:这、那、其、此、该、这些、那些、它、他们、她、他、此等。

  • 生活实例

    ① 我昨天在书店买了一本《百年孤独》。
    本书我已经想读很久了。

    分析:句子②中的“这本书”明确指代句子①中提到的《百年孤独》。所以,句子②必须紧跟在句子①之后,形成(①-②)的捆绑关系。

2. 关联词捆绑

关联词是连接句子的“骨架”,体现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 核心逻辑: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如“不仅...而且...”)所在的两个句子必须“配对”出现;单个出现的关联词(如“但是”、“因此”)则明确了前后句的逻辑关系,是捆绑的重要标志。

  • 常见标志词

    • 成对搭配: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不仅…而且…、一方面…另一方面…、只有…才…
    • 单个出现:但、然而、却、因此、所以、于是、总之、可见
  • 生活实例

    虽然小明复习得很充分。
    但是在考场上他还是有点紧张。

    分析:“虽然”和“但是”是一对表转折的关联词,它们所在的两个句子构成了完整的逻辑关系,必须以(①-②)的顺序捆绑在一起。

3. 重复词/共同信息捆绑

当几个句子围绕同一个“话题”展开论述时,它们往往会紧密相连。

  • 核心逻辑连续的句子中反复出现同一个核心词语或讨论同一个主题,这表明这些句子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延续性,应当捆绑在一起。

  • 生活实例

    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对于提升居民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② 要想运营好一个社区图书馆,不仅需要丰富的藏书,还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

    分析:两个句子都围绕着“社区图书馆”这一核心话题展开,构成一个紧密的话题链。因此,(①-②)应该被捆绑在一起。

二、真题讲解

主题1:关联词与重复词捆绑

例1:(2018国考) ① 因此,自主研发成为治愈中国工业"心脏病"最为现实的选择
② 发动机可以说是工业的心脏
③ 发动机制造水平上不去,是中国工业的"心脏病"
④ 这使得进口高级发动机的生产线成为奢望
⑤ 各国对于发动机的制造工艺是严格保密的,甚至对一些顶级的发动机严格控制出口
⑥ 从轮船、汽车、飞机到火箭,都离不开发动机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②⑥③⑤④①
B. ②⑥⑤④①③
C. ⑥②③⑤④①
D. ⑥②⑤④③①

主题2:指代词捆绑

例2:(2020国考) ① 世界上的游牧民族大都生息在欧亚大草原上
② 这些民族在历史上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③ 这种压力不断地影响着这些地区历史的发展
④ 他们的历史重要性在于他们向东、向西流动时,对中国、波斯、印度和欧洲所产生的压力
⑤ 他们的历史重要性主要不在于他们所建立的帝国
⑥ 草原上的大量事例已经证明这些帝国都是昙花一现

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A. ①②④③⑤⑥
B. ④①②⑤⑥③
C. ①②⑤⑥④③
D. ④①⑤⑥②③

主题3:指代词与逻辑链条

例3:(2019年青海-行测) ①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② 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③ 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④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
⑤ 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
⑥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④⑤①③②⑥
B. ①②④③⑤⑥
C. ④①②⑤③⑥
D. ①⑤②③④⑥

主题4:时空顺序与叙事逻辑

例4:(2019年青海-行测) ① 9岁的罗若彤就读于榆中县甘草店镇中心小学
② 兰州市榆中县甘草店镇距离兰州市区50公里,这里聚集了大量流动的留守儿童家庭
③ 屋外紧邻大型货车经过的交通要道,附近不少留留守儿童都经由此处前往学校
④ 早年父母离异,父亲远在新疆打工,罗若彤与67岁的祖母张慧芳租住在距离学校1公里、不足10平方米的出租屋内
⑤ 祖孙俩挤在一张双人床上,床头堆放着被褥、衣物等,电线乱缠乱绕,燃气灶、取暖炉等生活设施杂乱堆放
⑥ 孩子上学路上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④③⑤⑥
B. ②①④⑤③⑥
C. ①④⑤②③⑥
D. ②④③⑤①⑥

例5:(2019年浙江-行测A类) ① 经过一系列鉴定,它被确认为是一个全新的物种——西藏披毛犀,距今370万年,是已知最早和最原始的披毛犀
② 随着冰期在280万年前开始显现,西藏披毛犀开始离开高原地带,最后来到欧亚大陆形成了泥河湾披毛犀、托洛戈伊披毛犀及晚更新世的最后披毛犀
③ 经过一周的发掘,古生物学家意外地找到了一只犀牛的完整头骨、下颌骨和颈椎
④ 最后,这具犀牛头骨在中科院古脊椎所的实验室里被复原了出来
⑤ 这一发现证实了西藏披毛犀正是其他三种披毛犀的祖先
⑥ 在札达盆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察队发现了一枚暴露在外的犀牛寰椎,然后是一排犀牛上颊齿列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⑥④③①⑤②
B. ⑥③④①②⑤
C. ②⑤⑥④③①
D. ②③⑤⑥①④

主题5:关联词与观点论证

例6:(2022年四川-行测) ① 数码设备把每一个地点都变成了工位,把每一点时间都变成了工作时间
② 现代人就像转笼里的松鼠,在工作、消费的循环里疲于奔命,筋疲力尽
③ 数码设备把每一个地点都变成了商场,把每一点时间都变成了购物时间
④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让沟通即时高效,同时我们丧失了闲适
⑤ 过去你可能有想不起要买什么的时刻,现在不会了
⑥ 每一样内容里都植入了营销,别人购物发了朋友圈会启发你也想买,社交媒体上大V的“种草”会启发你也想买,还有各种各样的广告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 ②③⑤⑥①④
B. ⑤③⑥①②④
C. ①②④③⑥⑤
D. ④①③⑤⑥②

例7:(2024年青海-行测) ① 已经投入应用的主要是针对健康人群开发的、精准性稍差一些的非植入式设备
②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发明了多种获取脑电波的设备
③ 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则在开发用于特殊病人的植入式设备上花费了大量精力
④ 但基于安全性、伦理性等方面的考虑,一直没有在人类的临床上取得突破
⑤ 这类设备被称为脑机芯片或干脆简称为脑机接口,它能获得更加精准的脑电信息,也能将外界电信号更加精准地输入大脑
⑥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和工程技术、材料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少科学家又开始了这类尝试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③②①⑥⑤④
B. ③⑥④①②⑤
C. ②①③⑤④⑥
D. ②④①③⑤⑥

主题6:转折与递进关系

例8:(2020年国考-地市) ① 中国企业若想出口稀土产品,必须向行业巨头缴纳高额的专利许可费,否则产品无法出口
② 稀土永磁材料领域的研发重点包括提高材料性能、扩大高端领域应用等;稀土发光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点集中在光电材料、反光材料等
③ 经历了被人“扼住咽喉”的切肤之痛后,我国稀土企业的创新脚步愈加快速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稀土企业在国际市场处于受制于人的局面
⑤ 多年来,在与世界各国的“稀土大战”中,我国凭借世界第一的稀土储量,逐步在开采、分离技术领域确立了全球领先的地位
⑥ 目前,我国稀土领域的创新主要集中于产业链上游的稀土材料领域,多家企业重点发展具有超高性能的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等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⑥④①③⑤②
B. ⑤④①③⑥②
C. ⑤⑥②①④③
D. ⑥②⑤④①③

三、技巧总结

  1. 标志优先,快速扫描:拿到题目后,不要急于通读,而是要像雷达扫描一样,快速找出句子中的指代词、关联词、重复词等捆绑标志。
  2. 捆绑验证,果断排除:一旦根据标志词确定了一对或一组“捆绑集团”,立刻去核对四个选项,凡是不符合这个捆绑关系的选项,直接排除。通常一到两个捆绑就能排除2-3个错误选项。
  3. 逻辑为王,串联成篇:在利用捆绑法缩小范围后,如果还剩下两个选项,再通读句子,从时间顺序、论证逻辑(总-分、分-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叙事脉络等角度判断哪个选项的整体逻辑更通顺。
  4. 警惕陷阱,仔细辨别
    • 指代模糊:注意一个代词可能指代多个对象,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判断其确切指代。
    • 强加因果: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两个句子有逻辑关系,捆绑必须建立在明确的标志词或非常紧密的语义连接之上。

总之,“确定捆绑”是语句排序题的破题利器。只要勤加练习,熟练掌握,就能做到快、准、狠,轻松拿下这类题目。

上岸学堂小程序二维码

🎯 扫码练一练

AI刷题,天下无敌;上岸在手,编制我有!

上岸小助手二维码

🤖 上岸小助手

• 24小时在线答疑
• 个性化学习指导
• 最新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