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
语句表达
语句排序题-确定首句

语句排序题-确定首句

在行测言语模块中,语句排序题是很多同学的“拦路虎”。面对打乱的句子,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耗费了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其实,语句排序题的关键突破口,往往在于准确、快速地确定首句。找到了龙头,龙身和龙尾自然就容易理顺了。

这篇讲义将带你彻底掌握确定首句的秘诀,让你在考场上“秒杀”这类题目。

一、核心概念

我们可以把寻找首句的过程想象成开车过马路,有些句子天生就亮着“绿灯”,可以直接通行;而有些句子则亮着“红灯”,必须把它们排除掉。

(一) 绿灯:可以作首句的特征

什么样的句子适合做段落的开头?通常有以下几种:

  1. 开宗明义,引出定义

    • 特点:通常使用“……是……”、“……是指……”这类判断句式,对文段的核心概念或讨论对象下定义、做概括。
    • 通俗举例:我们想向朋友介绍什么是“奶茶”。第一句最合适的说法就是:“奶茶,就是一种将茶、奶、糖等原料混合而成的饮品。” 这句话直接定义了核心事物,后面的内容就可以围绕它来展开,比如它的历史、种类、口味等等。
  2. 援引观点,引出话题

    • 特点:通过引用名人名言、俗语谚语、或者“有人说”、“大家普遍认为”等方式,引出要讨论的话题。
    • 通俗举例:想写一篇关于坚持重要性的文章,可以这样开头:“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这句谚语直接点明了主旨,接下来就可以围绕“坚持”展开论述。
  3. 背景引入,交代环境

    • 特点:以时间、空间、社会环境等为切入点,交代事件发生的大背景。常见标志词有“近年来”、“随着……”、“在……的背景下”等。
    • 通俗举例:要讨论线上购物的兴起,一个很好的开头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线上购物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句话交代了时代背景,为后续的阐述铺平了道路。

(二) 红灯:不适合做首句的特征

看到以下特征的句子,要立刻警惕,它们基本不可能作为首句。

  1. 指代词在句首,指代不明

    • 特点:句子以“这”、“那”、“它”、“其”等指代词开头,但没有明确的指代对象。
    • 通俗举例:“味道香甜,口感丝滑。”——请问“它”是谁?是奶茶还是蛋糕?因为缺少前文,我们无从得知,所以这类句子不能做首句。
  2. 关联词的后半部分

    • 特点:句子以“但是”、“然而”、“因此”、“所以”、“而且”、“另一方面”等关联词的后半部分开头。这些词语天生就需要一个“前半句”来搭配。
    • 通俗举例:“因此,我每天都要喝一杯。”——为什么?“因此”前面的原因是什么?缺少了原因,这个结论就显得非常突兀。
  3. 总结性词语在句首

    • 特点:句子以“总之”、“综上所述”、“由此可见”、“总而言之”等词语开头。这些是典型的结尾标志,而非开头。
    • 通俗举例:“总之,奶茶是一种广受欢迎的饮品。”——这明显是说完了所有话之后的总结陈词。

二、真题讲解

掌握了理论,我们马上进入实战。

例1:科举制度的评价 (定义引入型)

① 就是在智育方面的学习,也往往是揣摩科场文体和应试技巧
② 在科举制下讲求功利的应考之风,使科举制的选拔功能逐渐下降,走到了穷途末路
③ 科举是一个影响重大且利弊都十分显著的考试制度
④ 许多考生读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应试,学校多是片面追求中举及第率
⑤ 科举制度在使人们重视读书应举的同时,也造成了过分重视考试结果的功利主义价值观
⑥ 科举考试不仅成为教育的手段,也成了教育的目的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⑤②⑥③④①
B. ⑥①⑤③②④
C. ④①③②⑥⑤
D. ③⑤⑥④①②

例2:批评与自我批评 (观点引入型)

① 不敢、不愿批评的人,千般托辞,归结一点:为私心所忧、为关系所累、为利益所惑
② 利益关联错综,人际关系复杂,圆润一点,中庸一些,和和气气,皆大欢喜
③ 有人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谁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
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
⑤ 殊不知,脓包不挑破,就会养痈遗患;讳疾而忌医,难免病入膏肓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④①⑤③②
B. ③②④⑤①
C. ④③⑤①②
D. ③②⑤①④

例3:火星探测 (背景引入型)

① 火星作为太阳系内的一颗行星,离地球距离较近
② 火星有稀薄的大气层,也有四季分明,科研价值很大
③ 火星跟其他星球相比,跟地球的相似程度非常高
④ 且被很多人认为是人类进行星际移民的首选之地
⑤ 随着人类航天事业的进步,太空探测越来越向深空发展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

A. ①③②④⑤
B. ⑤①③②④
C. ①④③②⑤
D. ⑤①④③②

三、技巧总结:三步锁定法

面对语句排序题,不要慌张,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你就能快速锁定首句,占得先机。

  1. 第一步:【看选项】

    • 不要通读所有打乱的句子,这会浪费时间并扰乱你的思绪。
    • 直接看A、B、C、D四个选项的开头分别是哪个句子,把解题范围瞬间从5-6个句子缩小到2-4个。
  2. 第二步:【判特征】

    • 用我们前面讲的“信号灯”法则,快速扫描第一步选出的那几个候选首句。
    • 看到指代词、关联词后半部分、总结词开头的句子(红灯),毫不犹豫地排除掉对应选项。
  3. 第三步:【选最优】

    • 如果排除了“红灯”句后,还剩下多个“绿灯”句(比如一个定义句,一个背景句),那就需要优中选优。
    • 通常来说,背景引入 > 概括性定义/观点 > 具体描述。也就是说,格局最大、最宏观的那个句子,最有可能成为首句。

记住这个心法,勤加练习,确定首句将不再是你的难题!

上岸学堂小程序二维码

🎯 扫码练一练

AI刷题,天下无敌;上岸在手,编制我有!

上岸小助手二维码

🤖 上岸小助手

• 24小时在线答疑
• 个性化学习指导
• 最新考试资讯